什么是产品经理
廖家龙 用心听,不照做

PM:突出的是Manager,产品的管理者,产品的第一负责人
PD:突出的是Designer,有时候也称其为功能经理

成为PD或者PM,一方面要看你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看公司内部的权力博弈

另一个维度上来说,公司的模式也可以分为交易驱动和用户驱动,产品经理在不同模式下的境遇也不尽相同。

  1. 交易为核心的公司(阿里、苏宁、京东、饿了么、携程、支付宝):主要包括新零售企业、电商企业、O2O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一类企业的核心在于“订单交易”或者说“商品/服务的销售”。这一类企业基本都是运营驱动,公司初创的时候产品的话语权就很低,到A轮业务模式验证成功之后,产品经理很快就成为PD的角色,在这样的公司里,很多产品经理都不背负业绩指标,只背负IT指标。
  2. 以用户为核心的公司(扇贝、微信、QQ、抖音):主要包括短视频、工具应用、社交等领域,这一类的企业在于“用户的关注度”。这一类企业基本都是产品驱动,运营配合。公司一直到C轮成为行业独角兽并积攒大量用户群后,企业开始变现,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产品经理才开始渐渐成为PD的角色,在这样的公司里,产品经理往往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业绩指标的主要背负者。

在初创公司、独角兽公司和巨头公司,对产品经理的定位往往会不同。另外,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而去改变话语权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并不是成为一个PM就是牛的,而成为一个PD就是low的,这要看很多因素,即使在一个巨头级的交易驱动的公司,产品经理也能获得创新和创造的机会,成为PM。但是,在创业公司尤其是用户驱动型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天生就是PM,基本不需要争取

产品经理的工作:

  1. 明确产品目标用户群和特征
  2. 获取、评估和管理用户需求
  3. 完成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原型和流程图
  4. 重视用户体验,代表用户说话
  5. 运用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技能与程序员完成工作交办
  6. 项目管理、需求变更管理和需求验收
  7. 产品运营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8. 提供运营、市场和销售等支持

    产品经理工作流程: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更深层的解构下产品经理

我们到底是谁?
我们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我们到底因为什么而不可取代?

  1. 不是建设者,而是一个包装者。(举例:一般快递要两三天到达,现在用户需要买菜买厨房调料,需求是几个小时之内送达,产品经理通过包装“猜你喜欢”功能和小区附近的配送站,提前将用户订单多的产品放到配送站中,用户通过App中的某个模块,选择想要的产品,将“用户需要什么我就送什么”变成“我有什么用户选什么”)
  2. 必须很好的平衡来自各方面的矛盾,是唯一必须帮助用户说话的人。(双11是一次成功的运营,将用户训练出来了;整个部门里没有人帮用户说话,只有产品经理在谈用户体验)
  3. 有靠谱的创意,因为产品经理具备上帝的视角。
  4. 产品经理是一个经营软实力的岗位,他本身必须对各方面知识都足够渊博,充满人格魅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清晰的思维,同时充满创造力。(过去几十年中,互联网基础的协议看起来没有多少发展,那么这些年我们在干什么?例如云计算、机器学习、AI等技术同样也是如此,其最基础的部分几十年都没有变化)与20年前相比,用户的“需求”有没有变化,互联网是否“创造”了新的需求?没有,下一个20年依然如此,用户需求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满足需求的方法,对,就是产品。

什么是好的产品经理

“是个做什么都能成功的人” ——余军评价李明远

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