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的本质:定目标(拉新活跃变现)、找路径
产品运营本是一体,未来对产品人和运营人的要求都会越来越趋同;运营的抓手越来越多的要依赖产品,用户已经不会因为一个瞬间就留存下来了;而产品也越来越需要有社会化营销的原生属性
有没有同学操作过广告投放?有没有感觉到怎么扩大广告投放都没啥用:品牌的边界决定了你在一个具体的渠道上能够引来有效用户的天花板
没有资本助力的小品牌很难做疯狂的新增累计,即便偶然引爆,用户也仍然会快速流失
虽然对产品而言有用户的累积新增期和成熟期,但是运营的方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受制于品牌和产品的成熟度,运营的手段会有差别,拉新、转化、变现都需要持续做
运营规划通常是围绕着“拉新活跃变现”为目标,并设定路径来做的,要关注公司当前的重心是什么,这和产品的阶段关系不大,和公司要规模还是要盈利关系更大,规划只是一部分,持续的跟进进展,以及效果更为重要,在跟进和规划的同时要明白下一个阶段性的方向大致是什么
目标更难设定?还是路径更难规划?
用更运营产品的方式了解数据:
怎么做运营增长
运营的目标一定都是增长么?是的,比如用户增长、品牌增长。
运营增长
运营增长包含了供应方、产品和服务、用户等的增长,所以运营增长不等于用户增长,运营增长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而用户增长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
我们怎么来做运营增长:
用户增长
裂变
裂变:以用户带用户的方式快速形成传播和用户获取(低成本获客)
完成裂变有什么必要条件:
- 足够的存量用户
- 裂变的落地海报页:裂变的规则和参与路径、内容(创意)
- 用户激励
用户增长也不等于用户拉新,拉新之后流量的承接和服务同样重要,用户是延续性的
黑客增长模型
黑客增长模型:用户增长是一套系统化的动作
AARRR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RARRA,因为用户越来越缺乏耐心,和用户接触的第一个瞬间就要想办法留存他,而不是想办法获取他(“标题党”就是典型的先获取用户,所以他现在行不通了)
用户增长模型下的增长因子:(过去增长因子是完全相反的,比如步步高,一开始先投大量资金拿下央视广告做品牌提高知名度,然后通过数字营销全国商场铺货,最后才到用户手上体验产品,现在行不通了)
做好流量引入和内容的设计,还有用户增长的系统搭建,就能做好用户增长么?选择品牌与用户中间的平衡点,以用户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表达价值,这就是营销思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