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时,它的状态是“创建态”,在这个阶段操作系统会为进程分配资源、初始化PCB
就绪状态:当进程创建完成后,便进入了“就绪态”,处于就绪态的进程已经具备运行条件,但由于没有空闲CPU,就暂时不能运行
运行状态:如果一个进程此时在CPU上运行,那么这个进程处于“运行态”,CPU会执行该进程对应的程序(执行指令序列)
阻塞状态(等待态):在进程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请求等待某个事件的发生(如等待某种系统资源的分配,或者等待其他进程的响应),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进程无法继续往下执行,此时操作系统会让这个进程下CPU,并让它进入“阻塞态”,如果等待的某个事件发生了,进程就会由“阻塞态”变为“就绪态”,当CPU空闲时,会选择一个“就绪态”进程上CPU运行
终止状态:一个进程可以执行exit系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终止该进程,此时该进程会进入“终止态”,操作系统会让该进程下CPU,并回收内存空间等资源,最后还要回收该进程的PCB,当终止进程的工作完成之后,这个进程就彻底消失了(进程运行结束,或运行过程中遇到不可修复的错误)
- 运行态→阻塞态:往往是由于等待外设,等待主存等资源分配或等待人工干预而引起的。
- 阻塞态→就绪态:则是等待的条件已满足,只需分配到处理器后就能运行。
- 运行态→就绪态:不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是由外界原因使运行状态的进程让出处理器,这时候就变成就绪态。例如时间片用完,或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来抢占处理器等。
- 就绪态→运行态:系统按某种策略选中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此时就变成了运行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