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协议及作用
廖家龙 用心听,不照做

计算机网络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和五层模型。

  • OSI七层模型:大而全,但是比较复杂、而且是先有了理论模型,没有实际应用。
  • TCP/IP四层模型:是由实际应用发展总结出来的,从实质上讲,TCP/IP只有最上面三层,最下面一层没有什么具体内容,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
  • 五层模型:五层模型只出现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这是对七层模型和四层模型的一个折中,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应用层:用户与网络的界面,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文件传输FTP、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比如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和恢复【主要协议:JPEG、ASCII】

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的传输数据【主要协议:ADSP、ASP】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主要协议:TCP、UDP】

网络层: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主要协议:IP、ARP、DHCP、ICMP、IGMP】【设备:路由器】

  • 路由选择:RIP、OSPF、BGP
  • 分组转发(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异构网络互联
  • 拥塞控制: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主要协议:自动重传请求协议ARQ】【设备: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传输单位是比特【主要协议:Rj45、802.3】【设备:中继器、集线器(多口中继器)】